幻想能力的给予,是造物主对人类的偏爱与独宠。
躺在土丘上的狗希望一根以压馋涎的骨头,不为幻想。歇息在柳荫下的鸭希望有一些能够果腹的鱼虾,也不为幻想。动物脑壳中蠢蠢转动的念头,仅仅出于本能的欲望,而只有人类才有可能幻想。幻想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权力。人类应当珍视造物主的这番厚爱,虔诚而潇洒地使用这种权力,以让雄居于天庭的造物主看到由幻想而生成的无边无际、绚丽多姿的新风景。人类若辜负了造物主的这番厚爱,看不出幻想的无价之值,而使其荒废,这便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现实是有缺憾的,而要弥补这些缺憾,非幻想不能。若干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利用这一能力,昼夜不停地完善着这个世界。这种完善首先明明白白地表现为物质性的填空与补充。这个世界比起造物主最早交给人类时的样子,不说是面目全非,也可说是难以相认了。这个一直被改造、修饰与美化着的世界,虽然仍还不尽如人意,但它比起它的毛坯时代,显然是大大地改进了。当有朝一日,造物主从茫茫的宇宙中遨游归来,定会露出惊讶与惶惑:这就是那个我设计的世界吗?
还有一点是造物主始料未及的:他所给予的幻想力,后来竟被人类当作了与他比试甚至相抗衡的武器。人类决心利用这一能力,另造一个相对于造物主设计的世界。人类一边在好好读造物主写就的文章,一边暗暗下定决心利用幻想力,由自己写就另一篇文章。人类面对一片有无限可能性的虚空,使幻想力时刻处在丰沛强劲的状态。人类要创造一个足可与造物主的世界相媲美的世界———精神世界。如今,这个世界的实物性形象是:无数的学校,无数的图书馆,无数的图画与文字……哲学、文学、艺术等,这一切都是人类创造的,是在人类广漠的心野之上生长出来的。这一切,辉映着造物主的世界,从而使造物主的世界在人类的眼中显得更加丰富与美不胜收。人类气派十足地对造物主说:我也是造物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今这个世界,实是人类幻想的产物。没有幻想,也就没有这个世界。幻想还拯救了人类本身。没有幻想,人类依旧还在一片洪荒之中呆滞着。人类当对造物主的这一馈赠——幻想,顶礼膜拜。幻想不仅是一种力,还是一种美。幻想是一种类似于鲲鹏展翅翱翔的行为。它是优雅的,风流的,并且是富有旋律与节奏的。它在无极的虚空中升腾与下滑,留下了无数道优美绝伦的弧线。幻想使人类一次又一次地领略到了心醉神迷甚至令灵魂震颤的美感。幻想永远是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永远经得起审美的。
对于文学而言,幻想具有双重意义:文学本身就是幻想的产物,而它又必须借助于幻想来进行无休止的工作——幻想是文学的属性——是胎里带来的属性。它几乎就是文学的代名词。文学这样一种意识形态,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幻想欲望而诞生的。或者说,人类发现,文学是一种可以使自己的幻想力得以充分施展的最佳形式。若以小说为例,它的祖先——神话,本就是幻想的产物。
当我们对幻想有了这样一番颂扬之词并对文学的幻想性质作了这一番揭示之后,我们再来面对中国的文学现实时,我们感到了一种深刻的悲哀:我们的文学正在一点一点地丧失幻想,它仿佛折断了翅膀,已不能再作令人仰目并令人怦然心动的翱翔了,也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中,我们听从一种似乎来自于天空的遥远呼唤,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走到了一起。我们在从国外归来的彭懿先生的关于幻想的既富有理性又富有美感的话题里,突然意识到了一种责任,产生了一种对未来图景的渴望。我们已在心中明白了这个话题的意义:它将会对几乎已成为潮流的一种创作倾向,起到一种扼制的作用,使儿童文学创作出现又一个方向。
幻想是儿童文学的生命,是它得以存在的理由。孩子需要幻想,也可以说,他们天生渴望幻想。无边无际的幻想,将拓宽他们心灵的疆域,将引导他们眺望具有无限创造可能的苍茫。当幻想既成为一种本质又成为一种能力时,他们将会为世界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中国儿童文学终于有了这一觉醒。若干年以后,我们将会看到由一直鼓吹“亦真亦幻”的班马先生提议、最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打出“大幻想”旗号的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文学行动,在调整与建立完美的儿童文学格局方面所具有的贡献与意义。
对于幻想,各路大师,都有自己的表达。而其中,纳博科夫的表达最为经典:“一个孩子从尼安德特峡谷里跑出来大叫‘狼来了’,而背后果然跟了只大灰狼——这不成其为文学;孩子大叫‘狼来了’,而背后并没有狼——这才是文学。那个可怜的小家伙因为撒谎次数太多,最后真的被狼吃掉了纯属偶然,而重要的是下面这一点:在丛生的野草中的狼和夸张的故事中的狼之间有一个五光十色的滤片,一副棱镜,这就是文学的艺术手段。……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艺术的魔力在于孩子有意捏造出来的那只狼身上,也就是他对狼的幻觉,于是他的恶作剧就构成了一篇成功的故事。……那个小孩子是小魔法师,是发明家。”
我们就是那个从峡谷里跑出来的孩子。
1998年6月10日北京大学燕北园
(本文系“大幻想文学丛书”总序)
幻想能力的给予,是造物主对人类的偏爱与独宠。
躺在土丘上的狗希望一根以压馋涎的骨头,不为幻想。歇息在柳荫下的鸭希望有一些能够果腹的鱼虾,也不为幻想。动物脑壳中蠢蠢转动的念头,仅仅出于本能的欲望,而只有人类才有可能幻想。幻想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权力。人类应当珍视造物主的这番厚爱,虔诚而潇洒地使用这种权力,以让雄居于天庭的造物主看到由幻想而生成的无边无际、绚丽多姿的新风景。人类若辜负了造物主的这番厚爱,看不出幻想的无价之值,而使其荒废,这便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现实是有缺憾的,而要弥补这些缺憾,非幻想不能。若干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利用这一能力,昼夜不停地完善着这个世界。这种完善首先明明白白地表现为物质性的填空与补充。这个世界比起造物主最早交给人类时的样子,不说是面目全非,也可说是难以相认了。这个一直被改造、修饰与美化着的世界,虽然仍还不尽如人意,但它比起它的毛坯时代,显然是大大地改进了。当有朝一日,造物主从茫茫的宇宙中遨游归来,定会露出惊讶与惶惑:这就是那个我设计的世界吗?
还有一点是造物主始料未及的:他所给予的幻想力,后来竟被人类当作了与他比试甚至相抗衡的武器。人类决心利用这一能力,另造一个相对于造物主设计的世界。人类一边在好好读造物主写就的文章,一边暗暗下定决心利用幻想力,由自己写就另一篇文章。人类面对一片有无限可能性的虚空,使幻想力时刻处在丰沛强劲的状态。人类要创造一个足可与造物主的世界相媲美的世界——精神世界。如今,这个世界的实物性形象是:无数的学校,无数的图书馆,无数的图画与文字……哲学、文学、艺术等,这一切都是人类创造的,是在人类广漠的心野之上生长出来的。这一切,辉映着造物主的世界,从而使造物主的世界在人类的眼中显得更加丰富与美不胜收。人类气派十足地对造物主说:我也是造物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今这个世界,实是人类幻想的产物。没有幻想,也就没有这个世界。幻想还拯救了人类本身。没有幻想,人类依旧还在一片洪荒之中呆滞着。人类当对造物主的这一馈赠———幻想,顶礼膜拜。幻想不仅是一种力,还是一种美。幻想是一种类似于鲲鹏展翅翱翔的行为。它是优雅的,风流的,并且是富有旋律与节奏的。它在无极的虚空中升腾与下滑,留下了无数道优美绝伦的弧线。幻想使人类一次又一次地领略到了心醉神迷甚至令灵魂震颤的美感。幻想永远是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永远经得起审美的。
对于文学而言,幻想具有双重意义:文学本身就是幻想的产物,而它又必须借助于幻想来进行无休止的工作——幻想是文学的属性——是胎里带来的属性。它几乎就是文学的代名词。文学这样一种意识形态,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幻想欲望而诞生的。或者说,人类发现,文学是一种可以使自己的幻想力得以充分施展的最佳形式。若以小说为例,它的祖先——神话,本就是幻想的产物。
当我们对幻想有了这样一番颂扬之词并对文学的幻想性质作了这一番揭示之后,我们再来面对中国的文学现实时,我们感到了一种深刻的悲哀:我们的文学正在一点一点地丧失幻想,它仿佛折断了翅膀,已不能再作令人仰目并令人怦然心动的翱翔了,也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中,我们听从一种似乎来自于天空的遥远呼唤,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走到了一起。我们在从国外归来的彭懿先生的关于幻想的既富有理性又富有美感的话题里,突然意识到了一种责任,产生了一种对未来图景的渴望。我们已在心中明白了这个话题的意义:它将会对几乎已成为潮流的一种创作倾向,起到一种扼制的作用,使儿童文学创作出现又一个方向。
幻想是儿童文学的生命,是它得以存在的理由。孩子需要幻想,也可以说,他们天生渴望幻想。无边无际的幻想,将拓宽他们心灵的疆域,将引导他们眺望具有无限创造可能的苍茫。当幻想既成为一种本质又成为一种能力时,他们将会为世界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中国儿童文学终于有了这一觉醒。若干年以后,我们将会看到由一直鼓吹“亦真亦幻”的班马先生提议、最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打出“大幻想”旗号的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文学行动,在调整与建立完美的儿童文学格局方面所具有的贡献与意义。
对于幻想,各路大师,都有自己的表达。而其中,纳博科夫的表达最为经典:“一个孩子从尼安德特峡谷里跑出来大叫‘狼来了’,而背后果然跟了只大灰狼——这不成其为文学;孩子大叫‘狼来了’,而背后并没有狼——这才是文学。那个可怜的小家伙因为撒谎次数太多,最后真的被狼吃掉了纯属偶然,而重要的是下面这一点:在丛生的野草中的狼和夸张的故事中的狼之间有一个五光十色的滤片,一副棱镜,这就是文学的艺术手段。……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艺术的魔力在于孩子有意捏造出来的那只狼身上,也就是他对狼的幻觉,于是他的恶作剧就构成了一篇成功的故事。……那个小孩子是小魔法师,是发明家。”
我们就是那个从峡谷里跑出来的孩子。
1998年6月10日北京大学燕北园
(本文系“大幻想文学丛书”总序)
一个遥远的神话
血腥的杀戮与无畏的拯救
延续了几千甚至几万年
妖湖里的怪物逼迫人们
每十年用一个十岁男孩祭祀它
一段梦幻般的现实
从悲壮诡奇的神话中走出来的
男孩鹅耳与怪物
和被怪物蜕变为帮凶的
另一个男孩展开着殊死的搏斗
神话、梦幻、现实
还有几代人的思怨亲仇
在终年弥漫着死亡气息的
妖湖周围交织、碰撞、演绎
两千多年前
古羌高原王子用三棵神树
造了一艘瑰丽精妙的楼船
驶出古三峡而后
从容自沉于长江中游的
“舒鸠”无人河湾里
两千多年后
“仿古心理学家”老木舅舅
用“心情”而不是用高科技和智慧
破译着“舒鸠沉船”的巨谜
充满灵气与巫气的
红妹子和她的鱼鹰
以生命轮回的形式往返于
两千多年前和两千多年后之间
引导老木舅舅走进
王子远古的安排
男孩银河、久天、山川
和女孩紫燕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
拥有一块鲜花盛开
绿草如茵的秘密领地
他们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他们彼此相约
有一天,一定要在这块
秘密领地上
造一座他们“自己的屋子”
相约的时间到了
男孩银河来了
久天来了,山川也来了
却不见了女孩紫燕的影子
赴约的是一个袖珍小女孩
和一只飞舞的白蝴蝶